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L.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L.

物种信息

俗名:勒苋菜 (LēiXiànCài) Chinese、竻苋菜 (LèXiànCài) Chinese

来源:Species 2000

竻苋菜(岭南采药录)、勒苋菜(广东)

图版45:9

Amaranthus spinosus L. Sp. Pl. 991. 1753; Moq. in DC. Prodr. 13 (2), 260. 1849; Thell, in Aschers. et Graebn, Synops. Mitteleurop. Fl. 5 (1): 267. 1914; 广州植物志 144. 1956;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248. f. 388. 1959; 海南植物志1: 404. 196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605. f. 1210. 1972; 秦岭植物志1. (2): 181. f. 153. 1974.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8厘米,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5-10毫米。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25厘米,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长5-15毫米,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长1.5毫米,顶端急尖,具凸尖,中脉绿色;小苞片狭披针形,长约1.5毫米;花被片绿色,顶端急尖,具凸尖,边缘透明,中脉绿色或带紫色,在雄花者矩圆形,长2-2.5毫米,在雌花者矩圆状匙形,长1.5毫米;雄蕊花丝略和花被片等长或较短;柱头3,有时2。胞果矩圆形,长约1-1.2毫米,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或带棕黑色。花果期7-11月。

产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生在旷地或园圃的杂草。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等地皆有分布。

嫩茎叶作野菜食用;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本种叶腋有刺,且部分苞片变形成刺,极易和本属其他种区别。

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与“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L.”相关的种有: 苋 Amaranthus tricolor L. 皱果苋 Amaranthus viridis L.

系统位置

恩格勒系统(1964)

哈钦松系统

APG III分类系统

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吴征镒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中子目 Centrospermae

藜亚目 Chenopodiineae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s

草本支 Herbaceae

藜目 Chenopodiales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Eudicots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Core Eudicots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木兰植物纲 Magnoliopsida(Dicotyledones)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石竹纲 Caryophyllopsida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藜目 Chenopodiales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属 Amaranthus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Z0022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2

Z0023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3

Z0024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4

Z0025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5

Z0027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6

Z0028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7

Z0029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8

Z5355

Amaranthus spinosus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43040

单位:黄山学院

课题负责人:唐鑫生

采集编号:TangXS0139

采集人:方建新

采集时间:2009年09月23日

采集地: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标本;DNA

保藏号:868710131634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课题负责人:徐忠东

采集编号:Xuzd172

采集人:陈延松、欧祖兰、刘旭升

采集时间:2010年08月24日

采集地: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26366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课题负责人:袁明

采集编号:MY625

采集人:袁明

采集时间:2009年12月31日

采集地:中国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11867

单位:江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杭悦宇

采集编号:HANGYY9015

采集人:吴林园、彭斌、顾子霞

采集时间:2009年08月18日

采集地:中国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090492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课题负责人:姜孝成

采集编号:SCSB-HNJ-0413

采集人:姜孝成、唐妹、尹恒、陈显胜

采集时间:2008年07月14日

采集地: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8条信息

共4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51条信息

共5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全草:甘、淡,寒。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痢疾,便血,浮肿,带下病,胆结石,瘰疬,痔疮,咽喉痛,蛇咬伤。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傣药】刺秫米(德傣):根配伍治浅淋巴结肿大《德傣药》。帕轰波:根治痢疾,淋巴结肿大《德宏药录》。帕烘纳:用于清热解毒,清肿止血,肠炎《傣医药》。【景颇药】Nvomo byvoq:根治痢疾,淋巴结肿大《德宏药录》、《桂药编》。【京药】幼苋:根治痢疾,痔疮:叶治痢疾《桂药编》。【壮药】叉周难:根治痢疾,痔疮;全草治痢疾,痔疮,脱肛,子宫脱垂《桂药编》。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相关数据

设置或重置服务器密码
365bet比分直播

设置或重置服务器密码

⏳ 08-15 💖 757
三元锂电池
365bet比分直播

三元锂电池

⏳ 07-22 💖 624
2025 年寻找加密货币空投的 12 个最佳网站
beat365体育亚洲版登录

2025 年寻找加密货币空投的 12 个最佳网站

⏳ 07-30 💖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