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系电商平台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等,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1.发展历程
淘宝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阿里巴巴集团在不同阶段对电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从初期的 B2B 模式到后来的 C2C和 B2C的转型,再到现代电商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每一步都标志着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和战略调整 能力。
1999-2005 年:B2B 的崛起与 C2C 的探索。1999 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2003 年,阿里巴巴创立淘宝网,标志着公司开始进军 C2C 市场,这一转变不仅成功击 败了 eBay,还为淘宝在国内市场建立了巨大的用户基础。
2006-2012 年:天猫的独立与云计算的布局。2008 年,针对品牌零售的天猫独立运营,正式标志着阿里巴巴在 B2C 领域的深入发展。同期,淘宝天猫 举办的首届“双 11”购物节创造了 5,200 万元的交易额,展示了电商平台巨大的市场潜力。此外,阿里巴巴还 先行一步进入云计算领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3-2019 年:全面移动化与品牌化战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阿里巴巴推动了“All-in无线”的移动化战略,成功实现了从 PC到移动端的转型。 天猫的 GMV 显著增长,云计算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阿里巴巴在这一时期加强了电商业务的深化与扩展, 同时在组织架构和资本运作上进行了重要调整。
2020 年至今:应对挑战与积极变革。面对新兴电商平台的挑战和市场份额的压力,阿里巴巴通过推出淘宝特价版、淘菜菜等新业务,加强内容 化建设和下沉市场策略,以应对市场的竞争。同时,云计算业务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阿里巴巴开始积极寻求变革,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增强业务灵活性和市场响应速度。 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商领域里,淘系平台通过不断的战略调整和业务创新,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生态系 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凸显了其对市场趋势的快速适应能力和对创新技术的深度探索,不仅在维持主业的稳定 增长,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业务布局,推动着整个集团向更加多元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2.市场定位
淘系平台在电商行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广泛的商品种类和创新的业务模式, 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商市场的领军者。 在 2003 年以前,中国的零售行业主要集中在线下,商家通过开设连锁店和在多个地区的超市销售来实现 市场覆盖。淘宝的成立标志着互联网零售时代的开启,在过去的 20 年里,企业们主要依靠淘宝天猫这样的平 台来开展业务,因为这些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流量集中度,使得商家能够轻松触及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见证了京东、唯品会、拼多多以及近年来火热的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兴起,消费者的注 意力开始分散到这些不同的平台上,促使商家从仅依赖淘天平台转向多渠道的经营模式。
尽管如此,对于 2024 年的电商企业而言,将淘天视为多渠道建设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2023 年中国的互联网零售总额达到了 15.4 万亿,其中淘天占据了近 50%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份额测 算,淘天在 2023 年的 GMV 约为 7 万亿元左右。
在用户侧,淘宝日均活跃用户数(DAU)和月均活跃用户数(MAU)连续数月保持增长,在电商类 APP 中稳居第一,可见其用户获取计划的有效性以及APP用户留存率持续上升。2023年双十一预售首日,淘宝APP 活跃用户数达 5.07亿,9月份的 MAU达 8.95亿,表明其对 DAU和内容化的关注取得了成效。淘宝 DAU/MAU 稳定地保持在 40%左右。
淘天作为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的平台,无疑是商家不可忽视的。与传统零售相比,互联网零售的显著 差异在于其数字化特性,所有销售行为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淘天平台的开放数据政策为商家提供 了行业数据、销售数据等重要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精准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决策。
此外,淘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策略为商家提供了一个长期发展的理想平台。相比之下,其他平台的竞争日 益加剧,而淘系平台则呈现出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成长潜力。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淘系平台仍有大量 未被充分挖掘的利润市场,为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淘系的稳定数据和交易环境对于商家的产品 供应链和团队发展极为有利。最后,淘天因其数据化能力、平台稳定性、店铺成长的可预见性、完善的规则体 系以及消费者心智的建立,被视为所有电商平台中试错成本最低的平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淘天成为商 家多渠道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平台。
3.核心竞争力
淘系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供给端的多样化和品牌化,其二为用户基础的广 泛性和高价值。
3.1 供给端的多样化与品牌
多样化:淘宝以 C2C 模式促进个人和中小商户的广泛入驻,而天猫则以 B2C 模式吸引众多品牌商家,从 而实现商品从高端到低端的全面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广泛需求。通过多年的发展,淘系平台聚集了超过千万的 长尾商家,SKU极度丰富。其中,天猫的商品分类更为细致,政策更为灵活,使得商品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 作为国内早期电商平台之一,淘宝借助其先发优势,成功教育了消费者关于在线购物的行为,并吸引了大量商 户入驻,快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和商家基础。随着商品种类的日益丰富,淘宝逐渐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 用户忠诚度,促进了更多商家的加入和商品种类的扩展,形成了一个正向增长的飞轮效应,巩固了其在电商市 场的领导地位。
品牌化:天猫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高品质商品平台的形象,以其独特的品牌资源和正品保证获得了消费 者的高度信任。天猫平台 100%的品牌商家比例,加之必须持有正式商标才能入驻的要求,塑造了其明确的品 牌形象,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的加盟。通过明确的品牌化策略,天猫强化了头部品牌与平台的绑定关系,同时 升级了消费者的购物心智,从简单的商品搜索转变为追求高品质商品。这种策略不仅吸引了高净值用户群体, 也促进了优质品牌和商品的增加,进一步强化了天猫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忠诚度。
3.2 用户基础的广泛性和高价值
规模大:淘系平台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不仅在一、二线城市有高渗透率,同时也持续拓展低线 城市的用户,其中国商业零售 AAC 接近国内网民规模。 质量高:淘系平台的用户群中包含高价值的忠诚用户,如 88VIP 会员和淘宝省钱卡用户,这部分用户的人 均年度消费远高于平均水平,贡献了显著的 GMV 比例。特别是高端年活买家的次年留存率极高,显示了阿里 在高消费能力群体中的强大吸引力和用户沉淀能力。截止 2023 年末,淘宝 88VIP 会员数超 3,200 万,创历史新 高,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
淘宝对用户进行双重分类,分别基于其在平台上的消费行为(包括交易额和购买频次等)及与内容的互动 情况,将其分为 L1 至 L5 五个级别,以表示消费能力的不同,等级越高消费能力越强,购买力越强。同时,根 据用户年龄(24—60 岁)分析购买偏好。这两方面的数据共同决定了目标群体指数(TGI),其中 TGI 超过 100 表明该群体对某类产品特别偏好且活跃。对商家而言,值得注意的是,L4 和 L5 级别的用户群体及 25 至 35 岁年龄段更倾向于参与直播活动;25 至 45 岁的消费者更常活跃在聚划算和天天特卖等性价比高的频道上;而 24 岁以下至 25-35 岁的群体则更偏爱尝试品牌的新品和优先体验产品。